生活资讯
扬州为什么有名却是三线城市(一个创造千年繁荣的城市)
2023-06-06 13:30  浏览:42

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我为大家讲述曾经的“千年古城”——扬州。

说起扬州这个城市,几乎所有人不可能不熟悉。隋朝末年,当时的隋炀帝杨广,为了看琼花,特地修建大运河,三下扬州,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过那时的扬州,不叫扬州,而叫江都。但是这只是戏说,众所纷纭,大多数关于隋炀帝和琼花的故事,都出自于明清时期的小说,比如《隋唐演义》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不过关于隋炀帝是不是为了看琼花,而三下扬州,这个咱们暂时不表。

扬州的来历

扬州的历史,那不比现在什么六大古都、十三朝古都以及六朝都会晚。那历史名气可是杠杠的。曾在古代名著《尚书·禹贡》中,描写九州山川、地形、土壤等情况里,就有扬州很大描绘: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在这篇中,作者介绍了扬州的地理形势、山川河流、珍宝矿藏、植被鸟兽以及所辖范围(这里注意的是当时的扬州可不是现在扬州市,而是整个江南地区),由此扬州这个名字出现的时间非常早。

扬州为什么有名却是三线城市(一个创造千年繁荣的城市)(1)

九州之一扬州

而现在的扬州真正建城之始,是在春秋末年。当时的吴国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会盟,特意修建了邗沟(这也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并在此建筑邗城。而后历经一千多年,到了隋唐时期,扬州渐渐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是在大运河当中,那地位是极其重要。不仅如此,扬州还有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在当时是仅次于首都长安的大都市、大都会,那繁荣程度简直不可想象。甚至到了明清时期,扬州的地位也是一成不变的,是当时全国漕运、盐运的转输中心。依靠着两大优势:大运河和盐业,扬州的经济和繁荣自然不会差。

扬州,一座诗人的圣地

说到扬州,我们就不得不说到那些描写扬州的诗词,千年以来,在扬州留下诗词歌赋,那可是汗牛充栋。上至清代乾隆皇帝,下至李白苏轼, 他们都偏爱扬州。他们将自己对扬州强烈的感情融入到诗词之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诗词。

而在这当中,如果要选出一个诗人作为扬州的代言人,不是诗仙李白,也不是东坡居士苏轼,更不是留下“上千首”的乾隆皇帝,而是与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杜牧之。

说到杜牧,就不得不说到扬州;而说到扬州,就免不了谈及杜牧。

扬州为什么有名却是三线城市(一个创造千年繁荣的城市)(2)

杜牧

在历史上,杜牧作的有关扬州的诗,说夸张点,基本上涉及到了他的一生。在他的描写有关扬州的诗当中,就有他所爱之人、所亲之友、所做之功、所历之事。

比如在他呢的生命到了最后的一刻,他在自己的樊川别墅中留下了《遣怀》一诗: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为什么有名却是三线城市(一个创造千年繁荣的城市)(3)

杜牧《遣怀》

这首诗就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对他来说,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就如同南柯一梦。而在扬州的那段生活是他最值得回忆的经历。

正如我之前所说,正因为有了杜牧,扬州才更加璀璨繁荣;相反的,有了扬州,杜牧才诗名永流传

扬州的没落

曾经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曾经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的交通枢纽,扬州,却沦落到如今的地级市、三线城市,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而扬州之所以没落,和工业文明的来临是分不开的。

工业文明的来临和冲击,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活变化,也能够改变一座城市的经济地位。在明清时期,扬州还能依靠大运河和盐业,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繁荣,当时扬州的盐商在当时可以说是富甲天下,甚至能和山西的晋商相提并论,这从侧面可以看出扬州是有多么的繁荣。可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这直接给当时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在交通上,人家都已经海上运输,扬州却还是河运,这无论是运力和运量上,都远远被甩在后面,况且当时的运河已经年久失修,虽然后来清政府采用了粮船海运的办法,可是别忘了,扬州位置在哪儿,它可不是在沿海,而是在长江沿岸。这么一来,其中一个优势交通,就变成了劣势。

扬州为什么有名却是三线城市(一个创造千年繁荣的城市)(4)

扬州古运河

那不是还有盐业嘛,毕竟人人都需要盐。可是在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肆意横行,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导致地方上私盐流行,没有得到抑制,久而久之,官盐就得不到销路,以至于后来扬州盐业彻底进入了死胡同。赖以生存的盐业,都陆续衰败了,你觉得扬州地位还能够稳稳当当的吗?显然不可能。

这就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的结果。大运河和盐业这是农业文明下的成果,而在近代工业文明下,自然会出问题,逐渐衰落下去。

其实在全国,扬州并不是个例。很多在农业文明下繁荣的城市,都在进入近代社会后,逐步衰落了。这不得不说,历史是残酷的。

参考资料:

《扬州的历史变革》

《尚书·禹贡》

七言诗《遣怀》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