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玄关又称门厅,指建筑物入户门到正厅中间的转折空间,除了是一个过渡空间,还有含蓄文化表达、隔开内外建筑的作用。
在其功能上有保护隐私、会客、挡住穿堂风、居住下人的四合院、倒座房等,既要「藏」室内之私密,又要「露」屋主之品位。
▲中式玄关
但现在楼房公寓与传统院落住宅不同,只有方寸之地,无奈只能围绕「进」和「出」两个动作,再伴生由这两个动作产生的收纳需求去做设计布局,多少丢失了些传统玄关的精髓。
▲现代玄关
尤其是看了日式玄关的设计细节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国内总把玄关和鞋柜画等号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个非常细节的日式玄关案例:
1、独立式▲玄关布局图
从玄关布局图可以看出,此玄关是一个独立式玄关,在这个独立的空间内,做了非常多的细节设计。
▲入户实拍图
可从入户门的视角望去,却没有繁杂、凌乱之物。
相比通道式玄关,同为进门后的第一个区域,独立式玄关,它的好处是与室内空间是隔开的两个独立区域,能很好地保护室内隐私,也能防止灰尘进入室内空间,并且能减少室内暖气外跑,杜绝室内穿堂风等。
2、落尘区提起日式玄关,少不了下沉式的落尘区设计。并且,会用不同材质区别开来。
▲入户左侧(动线一)
下沉区,用石材铺设,相对好清理也耐造,进门后鞋上的灰尘、收发快递的脏污,下雨天从外面归来,雨伞低落的水滴,都在此区域。
台阶上,基本是与室内衔接的木地板为主,这个简单的过渡,能让屋内完全干净、降低清扫难度。
▲入户右侧(动线二)
当然,这个玄关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光做了下沉,还做了双动线,下文我们具体说。
3、土间与我们以往所见玄关不同的是,设计了独立的土间(进门的右手边,有两扇门,主人回家后,从右手边的门进入就是土间)。
所走的动线是:进门右转→落尘区换鞋→台阶上换衣。这样鞋上的灰尘在落尘区,干净的家居鞋放台阶上穿,不会弄脏木地板地面。
▲土间布局
与大多数玄关相同的是,换衣区的配置:鞋架 换衣区 全身镜。
▲土间布局图
区别在于,因为有落尘区,所以,物品也根据「有灰」和「无尘」分布在两个区域:
衣服、背包等干净的物品,在无尘区收纳;鞋子、雨伞、推车、拉杆箱这类出门要用的物品,则集中在落尘区收纳。
▲土间细节
在这里面,有两个标新立异的做法是:
一,两个门,落尘区的门是入户动线门,而出门时,会从无尘区走,所以,无尘区也有门。
注: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的布局很好,但也不用是两个门,可若没有门,土间会外露,会丧失整个玄关的美观度,其实,推拉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二,落脚石,进出门时,都会牵扯鞋放置过远,无法一步跨到的囧境,因为在落尘区中间,设置了一块高于地面的落脚石,辅助拿鞋。
注:别看这个非常小的细节,实则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稍微宽的落尘区,因为追求极致干净的人,不可能容忍穿着袜子踮着脚取鞋。
4、客用鞋柜相比主人,客人没有那么复杂的进门流程,进门的左手边,单纯的鞋柜,就能满足客用需求。
▲客用鞋柜
而这样做,主要因为不同人身上的菌群不一样,也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另外,因为鞋柜是悬空的,考虑到客人在换鞋时,会有光线不好的感觉,鞋柜底部还特意添加了感应灯。
▲鞋柜灯带
之所以不布线,是因为玄关本身是一个独立区域,需加灯的位置又少,用后期加装的感应灯,成本更低。
如此一来,客人走近,自动亮灯,这种智能的方式,既贴心又能给客人留下好的印象。
以上两点,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若玄关空间有限,也能用收纳盒的方式,将客用拖鞋独立收纳。
5、双动线也是这个案例最精华的地方。
动线一,客人换完鞋后,上了无尘区,迎面的门就是入客厅的门,客人可以由此直接进去室内。
▲动线一:入客厅
而主人,在没有采购之时,也可以从土间无尘区门出来,直接进入客厅。
但大多数情况,主人回到家,都会顺手买些蔬菜、瓜果,这时,就可以走动线二:土间门推入进厨房。
▲动线二:入厨房
这个设计点虽然很小,却能减少动线路程,大大地提升居家便捷感。
当主客同在一个空间时,能保证同步、且无障碍沟通,清洗个水果也方便。
写在最后作为空间使用者,人理所当然是设计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细致的玄关场景梳理,确实能带来生活的便捷、洁净感,长此以往,还会有身心轻松的感觉。
可关于玄关细节传统继承,我们确实丢失了一些东西,当然这里面有空间限制的因素,但空间不是主要原因,要说室内空间,我们大多数人住的房子都比日本人均面积大。
当然完全继承传统也不可能,有一些好的点我们可以延袭,不好的点可以改善、提升,别让他们总把我们的东西拿去,再分享时,还觉得人家做的“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