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日课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导 读
读书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切忌一知半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作者在这里为读书学习的人开列了一份必读书单,告诫孩子们首先掌握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道理和常识,然后进一步学习和研修经典著作,诸如“四书”“六经”“五子”等。“四书”是为官做人的基本义理,“六经”则进一步夯实学问功底。从“六经”的内容看,它实际上包括了古代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作者以较大的篇幅介绍“四书”“六经”,其用意不言自明。书海无涯,每一个读书人必须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作者深谙此中道理,所以提出,读诸子的书,主要掌握其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也就是泛读。因为《三字经》的读者主要是孩子,所以作者的意见很有针对性。
“
《论语》1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2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3,子思4笔,中不偏,庸5不易。作大学6,乃曾子7,自修齐8,至平治9。孝经10通,四书熟,如六经11,始可读。
注
释
1《论语》:孔子的弟子编纂的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
2《孟子》:孟子的弟子编纂的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七篇。
3《中庸》:传说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共三十三篇。
4子思:(前483—前402),名伋,字子思,战国初期思想家,孔子之孙,相传受业于孔子的弟子曾子。
5庸:不变。
6《大学》:传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书中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习要求,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整套学以致用的理论。
7曾子:(前505—前436),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的弟子。
8修齐:修,学问、品行方面的学习钻研。齐,整治,整理。
9平治:平,治,同为治理之意。
10《孝经》: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加以发挥而写成,共十八篇。
11“六经”:中国古代六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故通常称“五经”。
译
文
“四书”中的《论语》,一共有二十篇,它是孔子的弟子对先生言论的记载。《孟子》一共有七篇,这本书专门阐述仁义道德。子思作《中庸》,“中”指的是不偏不倚,“庸”指的是不变不易。曾子作《大学》,讲述了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如果读通《孝经》,而且读熟“四书”,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六经”了。
本解读摘录自岳麓书社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原文 导读 注释 译文 链接
精装尽享版,阅读无障碍
每天三分钟,轻松懂国学。
今天是你坚持学习的第几天?
朋友圈或者在文末留言
来打个卡吧!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