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
2023-04-19 01:00  浏览:30

“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儿的人,他才能拼着命把这活儿传下去。”这是电影《百鸟朝凤》中唢呐艺人焦三爷的话,也是沛县曹家班的真实写照。

这支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成立的民吹打乐队,以一支唢呐为主乐器,父子相传、世代沿袭,在有着“唢呐之乡”美誉的徐州沛县,穿梭于乡土之间的婚丧嫁娶仪式中。

现任班主曹河南,沛县唢呐协会会长、唯一的省级非遗传人,刚刚年过六旬,唢呐已吹半世纪。在他的带领下,曹家班成为沛县最为知名的民间乐团,各种演出不断、获奖无数。

今年3月18日,曹家班进驻抖音,用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为传统乐器唢呐赋能,将原本只在乡间原野上演的热烈、欢腾、雄伟、壮阔,传送给更多的观众。

凭借扎实的功底与新颖的演奏方式,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曹家班已吸粉20余万,每次演出的点赞数也早已超过了200万。每晚八点,数千网友准时守候在手机前,等待高昂的唢呐声响,欣赏曹家班的精湛演出。

受疫情影响没了演出和收入的班子成员,因为网友们的支持和打赏,有了生活支撑和传承动力。唢呐本身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有老乡点赞“我们家三代都是曹家班接的亲”,有粉丝打来电话表达敬佩或发出邀请,时常有人说“想把孩子送过来学习”……

艺术和人,在抖音直播间里,仿佛拥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观众不喜欢就等于零

“开整吧!”

晚上八点,随着粉丝涌入,“6666”刷屏,曹家班的直播间正式开播。班子六名成员站成两排,二胡、电子琴齐上阵,持唢呐的成员在第一排中心,或悲切,或欢欣,曲曲相连,由铺着红地毯的直播间出发,经抖音向外输出,最终到达喜爱唢呐的观众处;或是以“传统文化新形式”,感染着年轻一代。

自3月18日开播以来,“沛县曹家班唢呐”以每天一到两场、每场二至三小时的频率,每日不间断演出。除了粉丝们在直播间和短视频里叫好、点赞外,曹家班的作品还在抖音上掀起一阵模仿风潮。老人、学生,甚至是外国友人纷纷模仿置顶作品《朝天子》,在雄壮的唢呐演奏中,感受着古人上朝的氛围。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1)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2)

曹家班抖音上的“朝天子”演奏,被许多抖音作者模仿

曹嘎是曹河南的大儿子、曹家班第五代传人,也是直播间的导演,负责曲目的选择与编排。疫情之后,现场演出减少,收入成了问题,曹嘎于是与大家商量,决定试试直播。

刚开始,一窍不通的曹家班准备得很辛苦。不懂什么设备好,就到处问熟人或咨询设备卖家;不知道如何开场或串场,就去别人直播间里观看学习;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受欢迎,就去关注热点,在传统曲目《打金枝》《七品芝麻官》等基础上增加热门歌曲,《云宫迅音》《忐忑》等都在其中。

就连最近因刘畊宏夫妇居家健身带火的音乐《本草纲目》,曹家班们也紧急花了一个下午排练,然后在直播里吹给了观众听,“就像做饭一样,顾客喜欢吃什么我们就得做什么,观众不喜欢,那就等于零”。

第一次抖音直播这天,曹嘎带大家特意排练了梨园春开幕曲、刘老根大舞台开幕曲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开播没多久,几百人涌了进来,老乡居多,有人评论“我们家祖孙三代结婚,都是曹班主吹唢呐接的亲,很喜欢你们!”曹嘎心里一暖,当下那一刻,直播间仿佛变成了乡间舞台,而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网络维度。

直播结束,曹嘎带着大家找了个馆子,“吃吃饭,还喝了点小酒”,窗外夜色正浓,路灯将过往的人影缩短又拉长,窗内班子成员微醺,再次碰杯之后,曹嘎说了句“不错,挺有干劲”,然后饮尽,当是总结,也当作庆祝。

祖传的东西不能丢

“有同行把唢呐称为民乐的乐器之王,其实也不为过”,曹嘎称在民乐团里,一般会有很多把二胡及琵琶等,而唢呐只有一把,但就是这一把唢呐,只要吹响,便能吸引所有目光。然而,令曹嘎和曹家班想不到的是,如此惊艳、有张力的乐器,竟会在时代前行的洪流中归于寂寞。

曹河南回忆早年间,在唢呐之乡徐州沛县,诸如结婚、生子、庆典、祭祀等农村活动都离不开唢呐,“可以说没有唢呐,就没有农村社会活动”。沛县文化部门统计数据也显示,2000年左右,登记在册的唢呐表演团体有一百多个,人数在3000—5000之间,几乎每个乡镇都能找到几个会吹唢呐的,老人小孩都有。

盛况维持的年头不长。据曹嘎了解,到201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因为“进厂”赚钱快,每月都能领到现钱,而学唢呐不仅枯燥耗时,收入还不足以维持生计。曹嘎回忆,近年来出现很多“小班子”,有的技术不过关,有的人员不够,基本不讲究演出质量,因此把价格压得很低,“导致我们这种正规团队压力很大,很多同行都因此改行了”。

价格因素之外,一些来自外地的流动演艺班子,演出低俗,穿着暴露,吹奏的同时会说脏话,做下流的动作,以吸引眼球,这也让包括曹家班在内的唢呐演奏者感到气愤,觉得有损他们“手艺人”的声誉。为此,曹河南和同行一起反映到县政府文化部门,又推动成立了唢呐协会,使得唢呐演出的“健康性”大大提升。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3)

曹河南和曹嘎在舞台上表演。曹嘎进行过专业的科班学习,掌握多种乐器,现在曹家班的编曲大多由他完成

曹嘎记不清自己是从几岁开始学习唢呐,因为从小跟着父母外出表演,耳濡目染,三四岁便能吹响,在之后的练功过程中,他感受到相对于其他乐器,唢呐更耗费体力,有时候要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吹半天,“在家干农活20分钟,可能一点汗都没有,但是吹一首曲子五分钟就满头大汗”。

“而且学音乐跟学文化不一样,学文化的时候,记住这个字是这么写的,以后这么写就行,但音乐涉及天赋和音准,光记不行”,在他看来,对曲子的理解和共情至关重要。

曹嘎回忆自己吹到比较伤感的曲子,比如《豫西二八板》,吹着吹着眼泪会不由自主往下掉,必须得关上门哭一阵子,才能缓过来。“音乐这东西,不投入是没有感情的,只有你自己情绪进去了才能打动别人。”

行业萧条的背景之下,曹家班依然坚守,到曹嘎已经是第五代。

他永远记得爷爷和父亲教导过,不管将来是否以唢呐为生,祖传的东西都不能丢,要坚持传统、坚持演出,坚持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舞台和观众,“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信念”。

要让一代代吹下去

抖音直播是曹家班“坚守”的最新形式。

疫情前,曹家班作为沛县唯一固定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唢呐演出团体,在完成日常演出和庆典活动基础上,每人每月能收入一到两万。曹嘎没有想到,原本抱着“试一试”的直播,现在的打赏收入也与之前线下的收入相差无几。

“但我们并不看重打赏”,曹嘎说,大家之所以能凑到一起,是为了艺术,对于收入没抱什么希望,“要是一开始就想着做大、赚钱,到时候没达到目的,岂不是很有落差感”。

相对于主播,曹家班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传统文化传承者”,虽然也常说“给榜一大哥点点关注”之类的直播话术,但手里的唢呐、祖传的手艺、流传至今的经典曲目都在提醒着,他们呈现在直播间里的不只是才艺,更是民间艺术。

力量往往是双向与流动的,作为唢呐文化的传播者,曹家班在“输出”的同时也收获着来自粉丝的鼓励。走红之后,曹嘎每天都接到数不清的电话,表达喜爱或是发出邀请,说自家有喜事,希望曹家班能来吹唢呐庆祝。疫情背景之下,这些邀请并不现实,但却最暖人心。

曹河南几乎一直都在直播间,但因为年龄原因他通常把整场演出的“主角”让给年轻人,自己大多数时候只做一个配角,为晚辈们打鼓、敲锣。

偶尔,兴致来了,或是拧不过观众的点将热情,他也会坐在第一排正中间吹上几曲。每到此时,看到满屏的欣赏与夸奖,他便觉得从事这一行近50年“值了”。

4月4日晚,82岁的爷爷曹威邦也来到直播间,和儿子曹河南一起,演奏了《百鸟朝凤》和《七品芝麻官》,彼时,两个孙子也在后排,曹嘎弹琴、曹干打梆子给他们伴奏。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4)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5)

曹家班班主曹河南每次演奏都会有“666”刷屏;82岁的曹威邦也在直播间给网友展示了绝活

“我会让儿子吹,孙子吹,一代代吹下去”,曹河南说,希望在抖音的赋能之下,满怀乡土气息的唢呐艺术能够拥有新的生命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流传下去”。

在曹家班的抖音上,也上传了几条一个小女孩吹唢呐的视频,沉浸其中,收放自如……俨然一副传统艺人的模样。这是曹干的女儿曹曦月,刚刚8岁。现在同曹嘎的儿子峻铭、骏泽一起学唢呐。三个小朋友已经可以陪着爷爷爸爸们上台表演,还拿了不少少儿奖项。只是因为尚未成年,还不能出现在直播间。

沛县有什么牛人 江苏沛县6人出圈(6)

曹家班第六代,曦月、峻铭(中)、骏泽已可以和父亲爷爷同台演出,还拿过不少奖项

“百鸟朝凤来一段!”又是一天晚上8点,曹家班的直播间里准时响起唢呐声,负责主持工作的成员翻看着评论,打算下一曲根据粉丝们的呼声来确定,只见评论里整整齐齐都是《百鸟朝凤》,还有人说,《百鸟朝凤》就是中式婚礼的灵魂,缺了这首曲子,结婚就丢了魂。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晚都在重复,曹嘎颇为感慨。

当初同名电影播出之后,他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了两遍,电影讲述了唢呐老艺人带领徒弟们传承唢呐精神的故事,曹嘎觉得这就像是自家的发展史,尤其是看到没人愿意学唢呐的情节时,他没忍住掉了泪。

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抖音直播间里,这门民间传统艺术并非“无人问津”,大家的喜爱真切地冲击着他。

那一刻,就像电影台词一般,他“忽然有了一种神圣感,像一个身负特殊使命的斗士”。(央广网记者 郭彦伟)#唢呐版本草纲目有多好听#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