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志》卷之一 地 舆 类
地舆,述职方也。民依方以生,君制方以理,故首"建置沿革",而考究其置县之始;次"星野",以观变也;次"山川"、"形胜",以定方也;次"疆域"、"隘堑"、"乡里",以居民也;次"风俗",以定习也;次"土田",重所天也;次"户口",重民数也;上赖下以供,故次"土产",次"贡赋",而君国有需;民赖水以耕,故次"水利",次"井泉",而旱涝有备;"坊表"之立,使民知所劝勉;"桥渡"之设,使民免于徒涉,故又次之。为《地舆类》第一,其目十八。
一、建置先王封建,地有定则,民有常居,此长治久安之计,万古不可易者也。自秦罢封建、立郡县以来,土地分裂废置。安溪自隋迄今远矣,历代因时立制,沿革不同。今据《郡志》而考订之,使后来有所考焉。志《建置》。
安溪县在泉州府西一百十五里,本隋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南唐使詹敦仁监场事,以"地沃人稠,溪通舟楫,可置县"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从之,遂置县治。宣和三年,寇盗蜂起睦州清溪洞,时恶其名,改为安溪。
元仍旧。
国朝因之,属泉州府,统四乡,编户一十七里。
二、星野分野之说,其来尚矣。自《周礼》、《春秋传》以及历代史志,莫不备载。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相去,虽若绝远,而感召灾祥,捷于影响。郎官职宰百里,上应列宿分星之地,所以观天象、验灾祥,则政治之得失可知矣。志《星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而《史记正义》及两汉、晋、隋、唐、宋历代史书,皆以斗、牛、女三星为吴越之分。唐一行以山河两戒推之,所谓南纪者,东循岭儌、东瓯、闽中,盖在云汉下流之国。(唐书《天文志》云:"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自三危至朝鲜,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岷嶓至东瓯、闽中,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故《星传》谓:"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但吴越之地在南,而星纪在北,其相配之理有未明焉。贾公彦以诸国始封之日,岁星所在为其分。(盖吴越受封之日,岁在斗牛之次也。)郑夹漈则有:"古人封国,命以主祭之说。"(如商丘主辰、大夏主参之类,则吴越之封,亦主斗、牛、女之祀也。)太史苏伯衡谓:"一行之言疏远,天有三垣,紫微、太微皆将相辅弼之位,天市下垣而列国星宿在焉。"(垣之星曰"吴越",其余则宋、燕、齐、魏诸第六国及东海、南海、河间、河中,凡二十二里。)盖地有是形则有星。(地有吴越诸国之形,而天有市垣诸国之星,如水火金木土之形在地,而其象在天为五星也。)曰分野者,指列星所属之分而言,初不谓地也,(列国各有星,而十二次又为列星所属之分,所谓星土者也。其国在此,而星在彼,虽不相配,而其象未尝不相属。)
国朝《天文志》以闽郡邑并属斗、牛之分,《一统志》则以为牛、女之分。诸说各明一理,皆不可废。备录之,以俟君子考焉。
三、山川名山大川,钟灵毓秀,功用非小。况封内山川,亦守土者之所有事。安溪僻落一隅,而山岩溪洞,秀丽澄莹,皆可书也。志《山川》。
山
《尔雅》云:"土高有石曰山。"释云:"山,产也。言生产万物,山顶曰'冢',山脊曰'岗',大而高者曰'嵩',小而高者曰'岑',锐而高者曰'峤',卑而夭者曰'扈',小而众者曰'巍',有草木曰'岵',无草木曰 '垓'。"安溪之山,分光展势,翠黛画屏,其大而有名者凡五十四山,各考注其下:
凤 山 在县治北,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故名。一名凤髻山,又名展旗山,实县治之主山,一方之巨镇也。文凤山山人序略曰:"山深窅而袤长,虚静而广漠,珍禽奇羽集于中尤多。故曰凤山。" 黄龙山 在永安里,又名登高山。上有石如帽、如床几状。重九之日,人多登眺,下有黄龙津,又名龙津山。
三公峰 在永安里,一名丽碧山,又名文笔峰。其山三峰,中差低,两旁高耸,似"公"字。登其顶,可望见海,峰之旁有龙水岩。东峰之顶有池,大旱不竭,石棋盘古迹 在焉。
驷马山 在新溪里,势若驷马奔腾,故名。
北观山 在永安里北地湾边。其山有石笋,高五丈,曰"牛心石"。 金龟山 在永安里,邑之水口山也。其形如龟,旧有谶:"龙向江头跃头角,龟向东缠开祥瑞。"谓黄龙、金龟二山也。
黄檗山 在永安里,一名南山,又名午山。地理家目为应真山,为一邑众山之宗。谷邃林深,有神仙灵迹。山之半有五峰岩,近为泉宦混管,树木砍殆尽,山反失秀。 产坑山 在永安里,乃宋处士周朴所居之所。其前有塘,又名周塘山。
象 山 在永安里,南安界,又名象运山。
林尾山 在永安里,旧有漏泽园。
宫 山 在永安里,里有磐石,可坐数十人,石中空虚形如宫,故名。
牝牡山 在永安里,因此牝牡山俗呼为"公母林",今呼"方母林",误矣。
旗 山 在永安里,山势逶迤,若旗之掩映然,又名马旗山。
阆 山 在永安里,俗名"浪来山",以山势之来似浪,故名。
高田山 在长泰里,即南安界之高田山也。
罗汉山 在长泰里,山下为罗渡。
大眉、小眉山 在长泰里,其形如眉,故名,又名眉田山。黄锐有诗,见《文章志》。 蓬莱山 在崇善里,有清水岩,岩之下出泉,四时不竭。
白叶坑山 在龙兴里,产白竹叶,故名。
阳益山 在龙兴里之东。
高旗山 在常乐里,其形如旗。
南斗山 在还集里,上有六小山,布列如南斗,故名,其后有岩。
后洋山 在龙兴里,其山最高,下有大洋田,一名大洋山。
双髻山 在感化里,一名碧翠山,即魁星岩山,二峰壁立如髻,势甚峭绝。
天马山 在龙兴里,山形驰逐如马奔状,故名天马山。
陈五郎山 在感化里,其山最高。登其巅,晴明远眺可见海。上有石平广,裂痕如砌,有仙人迹,旧名仙涉庭。下有龙潭,天旱祈雨,辄应。
翠屏山 在感化里,一名大尖山,其山嶙峋苍翠。旧有道人因山盖屋。又曰太山岩。 小尖山 在感化里,大尖之东。道人黄胜惠自永春来,居于此。
三笏山 在龙兴里,三山并峙,故名。
覆鼎山 在常乐里,永春县界,形似覆鼎。
鲎 山 在来苏里,形如鲎鱼。山上多石,下有庙,又名猴山。
升平山 在来苏里,鲎山之旁。 东甲山 在来苏里,升平山之旁。
铁矿山 在感德里,产铁,故名。
桃洲山 在感德里,铁矿山之旁。
雪 山 在感化里,古有庙。旧《图经》云:"山上有积雪。岁旱祷之,若岩溜滴沥,即雨。" 同发山 在还集里,其山两峰巃嵸,为一里之最,又名铜钹山。
朝天山 在还集里,山高,势若插天然。
坑源山 在还集里,两旁高耸百余丈,中一坑深。上有普陀庙。
佛天山 在崇信里,其形如佛,又名佛耳山。詹清隐爱此山之胜而隐焉。
九峰山 在崇信里,佛耳山之前。詹清隐作望云亭对之,目曰:"九仙山"。
北岩山 在崇信里,上有石鼓、石棋盘古迹在焉。
虎耽山 在龙兴里,俗名虎空山。
龙踪山 在新康里,山势蜿蜒,石上有龙迹,故名。下有庙。
石鼓山 在龙涓里。旧传:有仙抱石如鼓置石盘上。下有穴,广丈余,有石如兔,仰首望石鼓。俗谓"玉兔望月"。有仙人手抱痕及脐迹尚存。
笔架山 在龙涓里,三峰并秀,形如笔架。
弥勒山 在新康里之东,高大圆顶,形如弥勒佛,为一里之镇。
龙塘山 在依仁里,下有龙王庙。
龙门山 在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古"龙门驿"以此得名。
卢 山 在依仁里,卢禅师所居之地,因以卢名山,山下有上乘、净果、超觉三院。 铁峰山 在依仁里,其山高耸,山顶石起数丈如铁砧,俗名"铁砧山"。
荷叶山 在依仁里,形似荷叶,故名。
白菊山 在依仁里,山多白石,望之如菊。
乌岩山 在依仁里,下有青林岩。
岭
地理相隔,辟山通之,远近高卑,悉因山势,商贾贸 易,往来无阻。昔张九龄开大庾岭,至今人德之。安溪四通多岭,而开砌之力,亦有司所当知者,凡九岭,各考注于下:
大 岭 在县西北,通崇善、感化里及永春县。
寓思岭 界在龙兴、感化二里。
吟诗岭 在崇信里。
石人岭 在崇信里,岭上有巨石,形如人。
龙门岭 在依仁里,路通同安。
东 岭 在依仁里,通同安界。
磨枪岭 在新康里,山岭险山戏,通长泰县界。
打鼓岭 在来苏里,通永春界。
石梯岭 在龙涓里,巨石高峻,有五十余层。
岩
山产万物,石多为岩。古今高士,登眺舒怀,辄形诸题 咏。安溪峭壁悬崖,云藏霞映,其胜者凡二十四岩,各考注于下:
龙水岩 在永安里三公峰旁。宋令陈复斋扁曰"定公岩",盖乡民供奉定公佛也。
五峰岩 在永安里午山旁。宋释头陀所居,又名头陀山。
仙姑岩 在永安里阆山岩、五峰岩之间。相传有马氏女入岩中采花成仙,故名仙姑。宋有扶风马大仙庙。
阆苑岩 在永安里阆山之半,陈普足显迹于此。岩后有巨石,中罅,其上平广可坐数十人。
清水岩 在崇善里,即蓬莱山岩也。宋绍兴间建,道人陈普足居此。岩之左有清泉,四时不竭。士夫多题咏,见《文章志》。
太山岩 在感化里,即翠屏山岩也,道人黄惠胜居此,乡人为堂以祀。隆兴间,主簿叶延寿题云:"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两岩,谓太山、清水二岩也。
魁星岩 在感化里碧翠山之半,又名碧翠岩。
狮子岩 在感化里,旧名欧岩。宋淳熙间,道人张法慈创居。
惠林岩 在来苏里。宋乾道庚寅,崔道人集众修行之地。嘉定辛未,陈复斋扁额"惠林",又名月峰岩。
达磨岩 在还集里。本名玳瑁岩,宋僧达磨创居,故又名达磨岩。有石狮,陈复斋扁"狮子峰"三字。
太湖岩 在还集里,宋道人张道源创居。岩有大石,高数丈,立于左,有数簇立于右,有石龟、石狗、石蛇异迹。
九仙岩 在崇信里。宋有名僧来此,一日腾空而去。又名罗汉岩,又名罗汉山。
乌石岩 在龙涓里。其石如屋,方圆十余丈,宋释头陀居之,名曰"护国岩"。岩东有小窦,相传其中出米,仅赡居岩者。后人凿而大之,遂不复有。
洪恩岩 在新康里。岩右有漈水百余丈,树林幽静,人称胜景。
碧水岩 在新溪里。岩背有石,可容百余人,水出于下,号曰"碧水"。
瑞莲岩 在依仁里乌岩山下。有石室可容二百余人,前有池,曾出双莲。下有法轮、惠岩、净土三院,或云垂绫岩。
青林岩 在依仁里贵湖乌岩山下,今名龙安岩。前有石笋卓立溪心。五季间,有清豁禅师居于此。宋淳熙八年,道人了员迹其石,结茅为舍,后拓为殿堂。陈复斋记之。
慈济岩 在依仁里铁峰山。
大平岩 在崇善里。
水湖岩 在光德里。
新 岩 在光德里。
圣泉岩 在新溪里。
天宁岩 在还集里朝天山之巅。
石
《物理论》:"土精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胳之生爪牙也。"《博物志》云:"地以石为骨,六帖月林国,有石方数百里,光明澄彻,可鉴人肺腑。人有疾,辄照其形。"此非地之精乎?安溪之石,奇形怪状,大而有名者凡九石,各考注于下:
纱帽石 在县治蓝溪之旁,以形似故名。
莲花石 在永安里月娘潭中,石出水高三丈余。
应 石 在新溪里驷马山。石广二十余丈,人呼之则应。
虎跳石 在崇善里。蓬溪中有四石,高丈余,有巨人迹及虎迹,俗名仙人跳。
驿口石 在依仁里旧龙门驿口,故名。其石高百余丈,有仙人迹在。
白胸石 在新康里,略似人形。天旱,石带白云则雨,农家以此为验。
龙虎石 在新溪里赤岭乡。两石相对,一高而青,一伏而白,俗呼龙虎石。
仙人台石 在还集里。石台高峭,垂漈百丈,水声如雷。上有柑橘、桃李、仙人迹在焉。
芹 石 在新溪里,分守吴公镌"芹石"二字。
溪
《尔雅》云:"水注川曰溪。"诸山之水,归而合流,有燕尾之分,可通舟楫。安溪急滩清湍,水声波影,惟蓝溪为大。凡四溪,各考注于下:
蓝 溪 在县治南,即龙津渡。发源万山中,环绕一邑,水清而莹。
下湖溪 在还集里。自铜钹山发源,下至龙兴里。
湖头溪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乃蓝溪之上流。相去五十余里,溪水深广,旁居稠密,舟楫往来不绝。
龙潭溪 在龙兴里,通舟楫抵源口渡。
湾
湾,水之曲流也。安溪清流,屈曲者多,特录此湾,因其有状元之谶也。泉州,宋绍兴三十年状元梁克家,庆元五年曾从龙,迨今久矣,时当再出。录之,盖有期待之意也。今考注于下:
北地湾 在县治东北观山下,溪流回环县治如玉带。相传古谶:"水流北地湾,安溪出状元。"
潭
深水曰潭。《杜诗》云:"清溪光有蛟龙窟。"言龙潜之所,岁旱祷雨而龙出焉。唐韦坚为水陆运使,开广运潭以通漕,帝大悦,是利舟楫也。安溪澄清碧莹凡六潭,各考注于下:
黄 潭 在县治东五里许大溪之中。
月娘潭 在永安里阆山岩下。相传下有大钟,阴雨则浮。大旱而雩,有鼋出波心即雨。或呼为月潭,盖其形如半月也。
白濑龙潭 界在来苏、感化二里。旱鸣则雨,雨鸣则晴。
龙踪庙潭 在新康里。潭之侧有巨石,石有龙迹。
龙塘庙潭 在依仁里。由大洋至龙门岭,有庙潭悬瀑数十尺,二石壁夹立,阔可二丈,前有拜石。旧传尝祷雨,有龙见。今遇旱祷之辄应。
龙 潭 在长泰马坑山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之,灵应不爽。嘉靖七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嘉靖三十一年六月旱,知县汪瑀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
滩
《陈史》言:"赣水旧有二十四滩,多巨石。"则滩必有石,鼓怒砰磅,鳞奔势险。操舟者非熟于水势,必有覆舟之虞。宋张逸知青州,有二松柏滩,水暴涨,多覆舟。逸祷江神,而滩徙五里。则滩之险,得贤良守令亦能去之如韩愈之鳄鱼类也。安溪滩类赣溪、建剑,有名者凡二十有二滩,各考注于下:
马上滩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长半里许。
渊 滩 在来苏里田头山下。嶙石百丈许,水自曲而出,舟运至此甚危。安溪之滩,此其最险者。
家蓝滩 在龙兴里源口渡下。势甚奔激,水大更为患。
汤港滩 在崇善里蓬溪汤之旁,长一里。
便峒滩 在崇善里,一名蓬峒滩。
仙人跳滩 在崇善里,滩旁石有仙人迹。
流倒藤滩 在崇善里,长一里。
溪口滩 在崇善里。水平,舟楫无患。
芒洲滩 在崇善里,旁有嶙石。
石圳滩 在崇善里。长二里,水中石多巉岩,水涨多溺舟。
东渊滩 在崇善里石圳滩之下。
芦濑滩 在县西凤池涧之下。水急而直,行舟快利可观,为八景之一。
学前滩 在县治东南儒学前。有二港水,港水涸舟运不通。
葛盘滩 在坊、永安二里之间。旁有巨石磐可垂钓;中有深潭,水涨多覆舟。
桶钩滩 在长泰里,又名柳巷滩。
石佛前滩 在长泰里。旁有巨石如佛状,故名。
参峒滩 在长泰里。水平,行舟无滞。
夹门滩 在长泰里。长一里,石多水险。
象前滩 在长泰里。水中石多险恶,旁有山如象形临溪,故名。
溪友滩 在长泰里。有一港,水大舟由大港,水涸由小港。中有犁壁石甚峭,舟人慎之。
西渊滩 在长泰里,不妨舟运。
田隙滩 在长泰里南安县界,滩狭而急。
温汤
《博物志》:"凡水源有石流黄,其泉则温汤、温泉也。"《三秦记》:"骊山汤,以牲祭之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安溪汤泉存者凡六处,各考注于下:
蓬溪汤 在崇善里溪旁,旧名便付汤。
横山汤 在感化里。石砌有亭,岁久倾圯。国朝洪武辛巳,主簿刘文忠砌池重建。宣德乙卯,里人建石桥下旁。景泰五年,李炳重修。
金 汤 在依仁里龙门溪旁,旧名上汤。
叶 汤 在依仁里龙门溪旁,旧名下汤。
大深汤 在感德里大溪村。
温泉汤 在龙兴里唐家村。
坑冶(附) 龙崇银场 在崇信里。宋熙宁二年发矿,元丰元年封闭,久废。
清洋铁场 在龙兴里。宋熙宁开,今废。
铁矿山铁场 在感德里,地名潘田。立铁炉八座扇炼,递年纳课,今炉废而课犹存。
四、形胜古之圣王,辨方正位,建置疆域,必据山川形胜,或背邙而面洛,或襟江而带湖,皆相度其地,非徒为美观也。安溪亦泉郡西南胜地,古人云:"在德不在险。"此又司民社者所当知也。志《形胜》。东濒溟海,西北连汀、漳。(宋《本志》) 三峰玉峙,一水环回。(詹清隐《县记》)黄龙内顾,朱凤后翔。(同上)发冈自乾、亥而来,转势从辛、兑而入,向丙、巳以奉离明之化,流寅、甲以伸震叠之威。(同上)北自仙游、永春来,由坎峰逆上乾戌,回转为壬。(地理家云)
其东有展旗山,西有丽碧山以为辅翼。东南则金龟山以填水口。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凤山之北,则高旗、高盖诸山,相为盘薄。(《泉州府志》)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朱晦翁留安溪诗)凤麓春阴、龙津夜月、阆岩夕照、薛坂晓霞、芦濑行舟、葛磐坐钓、东皋渔舍、南市酒家。(《旧志》八景)山深窅而袤长,虚静而广漠,珍禽奇羽集于中者尤多。(《郡志》)山水环合。(《八闽通志》)大溪横流,龙山拱峙。金龟之东为三公峰,其下为黄龙渡。由陆而至者必出其途,由水而运者必会流而下,真东南形胜之地也。(《旧志》)
五、疆域先王建邦国,必制其封域,正其疆界,使司民者各专所守,而不至于虞芮之争、汶阳之侵也。安溪僻在温陵之西,周围广袤三百一十七里,官知固守,民乐安居。志《疆域》。
疆域之内,地理之至到舆陆之所经:东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高田山为界)。西至龙溪县界一百六十里(以银场为界)。南至南安县界一十里(以笔架山为界)。北至永春县界五十五里(以吉漈岭为界)。东南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大宇桥为界)。东北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眉田山为界)。西南至同安县界六十里(以东岭为界)。西北至漳平县界一百五十里(以龟铜地为界)。东至泉州府一百五里,至省城五百一十五里,至南京三千三百六十里,至京师七千三百六十里。水源之所出,流派之所经,凡二支:
一支自北由常乐里建口渡,至于来苏里下林渡(感德之铁矿、常乐之覆鼎等山诸水至渡,未可以舟,及还集之釉吹壬街钏狭髦料铝侄桑缓笾墼耸纪?;由下林渡至于龙兴里源口渡(来苏里之升平山诸水至渡,稍下为渊滩,当溪阻石数百丈,水从石罅而出,旧时舟运止源口渡。正统间,邑人李森凿而通之,今至下林渡);由源口渡,至于县治西北吴埔渡(龙兴里之白叶坑山、后洋山,崇善里之阳益山、大帽山诸水皆至渡)。
一支自西北由崇信里、新康里、新溪里、依仁里至大洋渡,归薛坂渡(崇信里之北岩山、根竹山、吟诗山,新溪里之龙踪山、罗岩山诸水,皆自新溪里至渡。依仁里之乌岩山、龙塘山诸水,又自上汤桥、西洋桥至渡;下为澳下滩,不可以舟;下五里为澳下渡,通小舟;又下为凌渊渡,溪流稍大,归于薛坂);吴埔、薛坂二渡又合为一,入常洲渡、黄龙渡,环绕于县(古号水城);东下罗渡至南安县珠渊渡,抵晋江入于海(自珠渊以下皆平水,可夜航至郡)。
又,九峰山水,逆流自东北入漳州龙溪县九龙江。其同发山有水别派逆流,自西北入漳州长泰县,不入常洲渡。
六、屯堡用兵者,坐胜为奇;制敌者,据险为先。故汉将毙虏,屯卒金城;元师侵宋,筑堡鹤山。安溪崇山茂林之区,时有盗警,其潜聚出入,各据要害,使非置堡守御,以扼其冲,则何以伸震叠之威,而豫暴客之防哉!志《屯堡》。
白叶坂堡 在崇信里白叶坂口。按:嘉靖二十六年,贼首陈日晖聚党据覆鼎诸岗,不时出掠,路皆经由于此。佥事余公爌亲捣其穴,乃知此地为贼冲,遂具奏筑堡以扼之。既得请,知县汪公瑀提督力成其事,乃以官银分给各里十班,依丈营造。其制依山设险,围以石城。周环一百三十丈,上覆楼房,以栖屯兵。中盖分司厅一座,东为巡检司,移源口渡巡司就之,而以弓兵一百名隶焉;西为守御千户所,以泉州卫千户点拨,而以输戍官军二百名隶焉;两兵协镇,足以弹压奸萌。诚使司职事者,皆能谨巡逻,时盘诘,则汀、永诸寇,亦当从此稍缉矣。但泉军远戌山中,地无米市,未免裹粮以行,虽尝制以文官稽察,而私放之弊,终亦难逭。闻诸父老言:"当以本县原派永宁仓本邑米二千九百六十石,还纳本县,俟戌军入堡经县之日,唱名关支,军到则得支粮,若虚名则难得米。既可以省其远带之劳,亦可以杜其卖放之弊矣,一举两得,是为良策;假欲置之本堡,又恐事或不测,反为盗粮之资耳。"盖本县先因无军,故粮米转输外卫,以给军饷;今既设堡,反仍旧漕运于晋江之地,而府中军士却带粮入戌,事涉颠倒,法所当更。且戍军二百名,年该米二千八十石,方之原纳永宁仓额数,亦颇相当。为当道者,诚能将广平仓米拨纳永宁仓,安溪派于永宁仓者取回本县,则里催飞輓之役,一旦可蠲,而军士齐戌之法,百年不废,宁非官民之大利哉。
白叶坂田 (附):贯崇信里白叶坂坑口等处,为窝家贼田。分巡余公爌题准没官,知县汪瑀亲行丈量,得田二百三十四亩七厘,分给弓兵屯种,年征其税,以备兵饷。后以官军耕种不便,知县汪瑀准其诉,拟照役官田,则募附近居民分佃入租,申详分巡道汪,转详察院曾依拟,见立白叶坂堡,编入崇信里云。
七、隘堑古设险以守国,重门以御暴,则城郭、隘堑之制,有民社者所不容缓者也。安溪僻在泉郡西,旧无城池,但立隘以固守一邑。志《隘堑》。
安溪县本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场左右两营,西北为土堑,置二石隘门,自县东溪延凤山,直抵县西凤池桥,延袤二千二百一十一丈(建置年月无考)。宋绍兴间,有将校胡安,尝于西隘射退巨魁,邑赖以全。庆元间,知县叶有秩,更置东隘门,名曰"朝天"。宝庆间,邑人主簿黄商楫,乃倡为建楼于上,更名"行春",西隘门名曰"通安"。嘉定间,知县谢映复修。宝庆元年,邑人县尉黄始振,乃倡为建楼于上。土堑岁久倾圯,而石门旧基尚存。
国朝正德间,知县王廷佐重建。又建南隘门,扁曰"迎恩亭"(今更名龙津楼)。东曰"迎仙阁"(即下隘门),西曰"瑞妆亭"(即上隘门,余小门迁徙无常,不复纪)。
东岭隘 在依仁里东岭山之下,与同安连界。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典林隘 在崇信里,通长泰县。正德十一年,知县彭黄建。
眉田隘 在龙涓里,通潮、漳二州。正德十三年,知县张俊建。
大深隘 在感德里,通石珠岭及漳平县界。弘治四年,强贼温文进立寨于此。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磨枪隘 在新康里,与长泰县连界。正德十三年,知县张俊建。
打鼓隘 在来苏里打鼓岭之下。嘉靖三年,强贼新大总于此匝营。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建。 东溪隘 在崇善里卓埔山之下,通永春界。嘉靖元年,知县龚颖建。
燕尾隘 在龙涓里,通龙溪县界。嘉靖二年,知县龚颖建。
鳌岭隘 在崇信里军寨山之下,通龙溪县界。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白泥隘 在长泰里,与南安连界,通晋江,抵府城。嘉靖二年,知县龚颖建。今废,有木栅在焉。
桃舟隘 感德、常乐二里之间,西通长泰,北接永春,实盗贼往来之冲。知县汪瑀,拟于白叶堡弓兵内,拨三十名分番防守,量置公馆、营房,以栖兵卒。申请分巡道汪,转详察院曾,俱已依拟,方今兴造。
以上十一隘。
八、乡里《地提总》"乡之为言,向也,众所向也;里之为言也,众所止也。"古者五十家为一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至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置三老,职教化之事。故敬敏仁恤之书于闾,孝弟姻睦书于族,德行道艺之书于党,此周人之教也。今朝之制,分里编户,有乡、有里、有都,远近民相率为善,此先王建国遗制也。志《乡里》。
在 坊 置县之初,增以南安近地,析为四乡,统十六里十有八都。国朝始以在县治为坊,乡及里仍旧,而无都。凡统图四十有二,后省为一坊十五里,统图一十七。
归善乡 长泰里一图 在县东一十里,旧为第一都。永安里一图 在县治南隔渡,旧为第二都。光德里一图 在县西五里,旧为第三、四都。依仁里一图 在县西南二十里,旧为第五都。
积德乡 新溪里一图 在县西北二十里,旧为第六都。新康里一图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为第八都。崇信里一图 在县西北八十里,旧为第八都。龙涓里一图 在县西北一百里,旧为第九都。金田乡龙兴里一图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为第十都。还集里一图 在县西北七十里,旧为第十一、十二都。还集里二图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嘉靖元年分析。感德里一图 在县西八十里,旧为十三都。常乐里一图 在县东北八十里,旧为第十四都。
修仁乡 感化里一图 在县北五十里,旧为第十五都。来苏里一图 在县东北五十里,旧为第十六都。崇善里一图 在县东北四十里。旧有清源里,为第十七都,而崇善里为第十八都。国朝正统间,始以清源并归本里。已上四乡一十七里,远近不一,居民善恶不同。嘉靖六年,知县黄怿,申明圣谕,及仿蓝田吕氏、古灵陈氏,作《乡约》一篇,颁示居民读《约》法:
首读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莫作非为。"
次读蓝田吕氏乡约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次又读古灵陈氏教词曰:"为吾民者,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夫妇有恩,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闾有礼,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堕农业,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为礼义之俗矣。"
终读本县禁约曰:"一禁火葬,二禁赌博,三禁教唆词讼,四禁投献田地,五禁男女混杂,六禁僧道娶妻,七禁私开炉冶,八禁盗宰耕牛,九禁伪造假银,十禁般演杂剧,十一禁社保受状,十二禁教读乡谈,十三禁元宵观灯,十四禁端午竞渡。是皆责之约正,用以督劝。"
九、风俗观赤子始生,其啼声则一,及其既长,言语不同,暨所嗜亦异,非其所习然欤?风俗之有系于习也尚矣!安溪之俗,或醇或漓,因人变化虽不同,然亦顾司政、教者所以导之何如耳。故书,俾观风者,知所教焉。志《风俗》。
安溪,泉支邑也。其地土沃人醇,素号易治。西北多山岭,民附谷以居。甲乙相失,无复聚落。风气柔而不悍,事有忿輙争,获伸即止,故民无远逮之狱。近县数都,彬彬业儒,盘郁山村,则罕诵诗书。疾信祷,不多服药。治丧颇用浮屠,诗礼家易以奠祭,富者厚葬而越礼,贫者火化而棺以瓦。冠昏之仪,多循泉俗,衣履习尚,亦随而变。桑柘少植,惟种木绵。女工织紝,冬绵夏葛。洋田则种二季,膏田植以糯稻;依山之户,垒石而耕。人少出赘,贫甚不为僧道。民树艺而外,百无能解。商贾百工艺业,咸远人擅之,以有其利;至于书计,亦且仰于外人;渔盐橘果之利,转贩自外而至,利射一倍,兹并狃于慵逸矣。初时颛尚质啬,故民殷而耻逋负,迩则侈美相高,用度糜费,民间稍益匮乏。坊市中尤事花鸟,击筑、弹筝之声,达于宵夜,浸失朴笃之风,识者病之。幸其中有异资,不混流俗,尚知重礼教、崇信义,今之有司又雅知表正,庶可以革薄从忠,而冀见于太古之遗云。
《旧志》:土沃人醇,俗尚朴野。(宋《本志》)掌地成田。(宋处士黄锐诗)民淳讼简,素称易治。(王十朋《止讼文》)儒者安于闾里,以漂泊为病;仕者守其途,辄以奔竞为羞。(宋《郡志》)人好佛事。(《图经》)重婚姻丧祭。(同上)槟榔代茶(槟榔消瘴,今宾客相见,必设此此为重。俗之婚聘,亦藉此以贽焉。《方舆胜览》)。病少服药,专事祭祷。(《旧志》)木少桑柘,妇罕蚕织。(宋《郡志》,今多织葛麻)狃于安逸,业儒者寡。(宋《本志》)民之有丧,富者则侈费而违礼,贫者则火化而伤恩。(《宋志》,旧载宋嘉定条例)其人乐善,素号佛国。(宋张阐《志》) 素业诗书。(朱曹《修睦建学表》)
气候(附) 气候多燠。(宋陈复斋《惠民药局记》)春夏之交,雨淖则有河鱼腹疾,蒸旱则瘴痞作焉。(同上)蓝水秋来八九月,芒花山瘴一齐发。(陈复斋诗)冬无冰雪,或不御绵。(宋《郡志》)岚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宋朱文公《留安溪诗》)。
十、土田《禹贡》:"因土田而制赋"。盖土田乃民食之所出,国之所资,古天子巡狩,入诸侯之疆,必考其田野辟、否,而行庆、让。汉唐以来,察吏治者,亦以为重。盖邦本所系,长民者所当究心也。志《土田》。
唐、宋、元 土田顷、亩无考。
国朝 田亩备载赋役黄册。今自洪武二十四年造册,考至嘉靖三十一年。洪武二十四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三顷四十七亩五分三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三亩七分三厘。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厘;地一十顷六亩三厘;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六顷九十四亩八分。田一千一百七十九顷八十一亩一分;地三十九顷六十亩三分;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塘一十二亩三分。
永乐元年十年造册。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七十四亩五分九厘。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地一十顷一十五亩,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二十一亩八分六厘。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六亩一分六厘;地三十九顷六十二亩三分;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塘一十二亩三分。
宣德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三顷九十七亩五分九厘。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田一百五十一顷六田三厘;地一十顷一十五亩;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四十四亩八分六厘。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二十九亩一分六厘。地三十九顷六十二亩三分;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塘一十二亩三分。
正统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一十亩七分。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地一十顷一十五亩;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五十七亩九分七厘。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三十九亩二分七厘。地三十九顷六十五亩三分;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塘一十二亩三分。
景泰三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亩七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八十七亩九分一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六十九亩二分一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五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天顺六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四亩三分八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九十一亩六分五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七十六亩九分五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一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成化八年、十八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七亩三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九十四亩五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八十亩八分七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弘治五年、十五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五顷六十一亩七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九顷八亩九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一顷八十三亩二分七厘; 地三十九顷七十二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正德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六顷七十五亩五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顷二十二亩七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二十五亩五分七厘; 地四十顷八亩六分; 山七顷七十六亩三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二十三亩。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三十二亩一分;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顷七十亩二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四十九亩八分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一亩一分; 山七顷九十七亩;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六十三亩三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三十二亩一分;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租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一顷一十亩五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六十六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一十七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二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六顷六十六亩四分三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四顷六十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四十九顷一十四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四十亩一分; 职田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官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二顷五亩七分。 田一千一百八十三顷二十一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五十七亩二分三厘;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三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四百一顷五分四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三顷九十四亩六分四厘。 田一百五十四顷四十八亩一分四厘。 官租田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二顷五亩七分。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二十一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五十七亩二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屯田 永宁卫左所计三十三顷六十亩,坐本县光德、永安等里。 永宁卫右所计一十五顷,坐本县新溪、来苏等里。 永宁卫中所计一十六顷八十亩,坐本县新溪等里。 永宁卫前所计三十三顷六十亩,坐本县崇善等里。 永宁卫后所计六十七顷二十亩,坐本县龙涓、崇信等里。
十一、户口《周礼》:"男女生齿皆书,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重邦本也。"历代以来,使者巡行郡邑,必先考口丰耗,而示劝惩,此抚字之政,所当加意也。志《户口》。
唐开元后,户口始有可考,然甚疏略。及宋至道间,诏更籍天下户口。元丰八年,又挈主客户归籍,以丁力、资产轻重差役。
宋 淳祐间,主户一万三十五户,客户五千三百八十二户;主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二丁,客丁六千二百七十三丁。
元 以南北人户,分为十等,立法科差,其详不可考。
国朝 每十年攒造赋役黄册,书其户口,以定版籍,然非良有司,而妄增欺隐之弊,终莫能免也。今自洪武二十四年,考至嘉靖叁拾壹年造册。 洪武二十四年造册 人户一千九百八十户,人口九千一十六口。 永乐元年造册 人户二千六户,人口九千五十四口。 永乐十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十九户,人口九千八十六口。 宣德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三十五户,人口九千一百一十二口。 正统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四十八户,人口九千一百三十口。 景泰三年造册 人户一千六十四户,人口九千一百五十六口。 天顺六年造册 人户一千七十六户,人口九千一百八十九口。 成化八年造册 人户二千九十四户,人口九千二百一十一口。 成化十八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九户,人口九千二百三十六口。 弘治五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二十一户,人口九千二百六十五口。 弘治十五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四十三户,人口九千二百九十九口。 正德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二百六十三户,人口九千三百四十二口。 嘉靖元年造册 人户二千三百九十四户,人口九千八百七十八口。 民户二千六十六户; 军户二百八十九户; 匠户三十四户; 铺兵五户。 嘉靖十一年造册 人户二千五百一十五户,人口 民户二千一百九十一户; 军户二百八十一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嘉靖二十一年造册 人户二千六百三十户,人口 民户二千二百九十八户; 军户二百八十九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嘉靖三十一年造册 人户 人口 民户 军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十二、寄庄寄,寓也。得业之民,原非土著,以其寓居于田庄者而立户,户不报丁,空名守米,他县少有,惟安溪为多。盖本处田业,多市与外县富人,而四方贵宦,亦嗜购山田,故此地寄庄为盛。两地隔越,催征莫应,一遇差徭,辄以官户优免,靠损本土,户日以众,免日以多,安溪之民奈何而不困哉。凡寄庄户,一百九十二户,得米九百一十七石五斗六升四合九勺,中立官户四十六户,其主客盛衰之形,亦可见矣。志《寄庄》。 民户一百五十四户,军匠户三十八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