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
2023-04-16 06:30  浏览:27

在我国,自古以来,婚姻就被作为人生中的重要事件看待,由此制定出了一套婚嫁行为规则,而按此规则进行的婚姻关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婚俗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传递香火,延续社会文明的重要仪式礼节。

雷州人的传统婚嫁,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内容和形式,但由于受到百越文化、俚僚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长期渗透和融合,又保留有本土自身的习俗和特色。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不少纷繁的婚俗也在改革、在变味,但一些古老的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并以另一种方式在雷州传承。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1)

婚前礼俗

在旧社会,雷州男女一般到了十一、二岁,就会有媒人来给做媒。首先,男方会遣媒人送个礼盒到女家,盒子内装有槟榔、果品、红糖等。富裕人家用银盒、锡盒或精制漆盒,穷苦百姓则用彩布包裹礼品。若是女家初步同意,则由家中长辈开盒取出一个槟榔,俗称“吃了人家槟榔”。双方父母既应允联婚,媒人则索来姑娘的“命书”(生辰八字)送到男家,男家也拿出自家儿子的“命书”,通过算命先生“合命”。如认定双方的“八字相生”了,男家就择个吉日,装备“身份”和礼物,差人送到女家。至此,一对从未相识或未曾互相了解的男女的婚姻大事就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定了。

睇屋舍:当今社会,“媒约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基本上不存在,自由恋爱已成主流,但介绍提亲仍有部分。婚姻是大事,女方和家人都想知道对方的住宅、家景、生活状况,需到男方家中了解情况,于是便有个“睇屋舍”或“睇门弟”的习俗。过去,是女方父母派人到男方察看,男方设宴款待,送赠来人红包。现时,女方可堂堂正正到男家,一者了解情况,二者男方也想让家长过目,仍含有“睇屋舍”的遗风。如果女方是第一次到男家“睇屋舍”,为讨吉利,宴上不能有“鸡”,要么是“鸭”就是“鹅”(“鸭”的谐音为“押”,意为“将婚事押成”;“鹅”的谐音为“讹”,意为“将婚事讹成”),此外,菜谱里不能有“蛋”,因为蛋会“坏(雷州话‘推’)”,有“婚事会坏掉(雷州话‘推’)”之兆。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2)

合命

合命:即“讨八字”,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如果男女双方对彼此都满意,男方父母就讨回姑娘的生辰八字,即请算命先生推算,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就可以向女方提出订盟,并送去彩金彩礼。如有相克,算命先生可提议用一些办法补救减克,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算完命之后,还要去给其他算命先生“盘命”,意为再次推算生辰八字相合或相克。雷州有些地方还会将女方八字置于男方神龛上或米缸里,经过三天后,若男方家中六畜平安,即被认为“合命”。

请期:男女双方合八字后,下一步是“择日子”或“择时辰”,即择定结婚的良辰吉日,一般也是请算命先生择日,现在有的人通过看“通书”(日历)而定日期,目的都是祈求讨个吉祥日子。不仅如此,算命先生还会根据女方生辰告知她“拾脸”的日期、时辰和方位,男方“过礼”的日期,以及结婚日新郎进门时忌什么属相在旁等事项。

问嘴:结婚的日子择定后,男方略备筹礼,以“庚贴”的形式将娶亲日子托媒人送到女方家,征询女方父母的意见,倘无异议,则照此办理。现在很多人觉得“庚帖”麻烦,所以在择定日子后一般是电话告知女方。同时,要问女方“过礼”时需要什么聘礼、需要多少等事项。

过礼:即下聘礼。聘金多少,视家庭贫富而定。送聘礼有一定程序,需用红纸写“庚贴”和“礼目贴”各一份。男家过礼时通常有一担在饼家定做的糕饼——过去由自家动手制作,两筐上分别放置槟榔盒和红包。槟榔盒是一个铜制的六角棱形盒子,盒里装着一对槟榔,一对金钗或首饰。女子接受了的槟榔,就表明同意婚事。槟榔,即“宾门之郎”,意思是自家的贵宾,女儿的郎君,“槟榔”之名由此而来。有些地方会要求聘礼中放对鸡(雌鸡、雄鸡)、猪腿、槟榔、礼饼,数目均为双数,取意好事成双,由媒人送往。女家收到聘礼后,会把一些礼品如喜糖喜饼之类,分赠亲友邻居,告之女儿出嫁在即。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3)

彩礼

回礼:女方受礼后,需“回聘”,又叫“回盘”,也开具“通名贴”和“礼目贴”,一般退送男方来礼若干,增添己备礼物,比如锦袋、种子、扇子等。

安床:雷州人对结婚新房的安床十分重视,根据算命先生算的安床日子,专请相貌好、多子多福的、命好的夫妇摆设床铺,这时主家会给安床人红包。通常,安床的要求是床门向窗,衣柜顺堂,门不对柜,镜不向床,并按照安床铺、升帐、开铺等步骤进行,还在床上撒些花生、红枣,象征早生贵子,现代人还会在床上放些喜糖、喜饼和红包等。

拾脸:“拾脸”亦称“咬脸毛”,是一种在民间已流传上千年的原生态美容术,以棉线绞除脸上的绒毛。古时,这是一种隆重而体面的美容方式,现在也是雷州半岛地区未婚女子在出嫁前做的一种习俗。女子出嫁前,家长请“多福多男”的婶婶给出嫁女“拾脸”,以求容颜皎妍,婚后没“毛屎”(意同“磨擦”)。出嫁女的“拾脸”十分讲究,比如是在什么时辰进行,“拾脸”时忌什么属相的人靠近,还有要遵照“请期”时算命先生说的方位来坐。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4)

拾脸

解贵:这是雷州婚俗特有的一种仪式。农村的小孩出生后,为求平安成长,普遍到庙里“契神”,由庙祝给小孩挂上用红绳串成的铜钱线,俗叫“拴贵”。小孩长大要结婚,就要“解贵”,在结婚的当日进行,在庭院摆上香案、供品,请道士来“解贵”,也有到庙宇通过庙祝“解贵”。

讲公知:在结婚当日(一般在凌晨),男家要请道士到自家家庙(雷州话叫“厅间”)“讲公知”,意思是告诉祖先家里谁人要娶妻,家族要增加新人。道士讲的内容通常是新娘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家里是什么情况,并求祖先保佑婚礼一切平安顺利等。

正婚礼俗

在别的地方,新郎大多亲自到女方家门口迎接,但雷州人不是如此,新郎一般是到半途迎接。现代人则是提前在镇上或县城的酒店开好房,让新娘、送嫁姨等暂住,结婚当日新郎再去酒店接新娘过门。时代不同,雷州迎亲的仪仗也有差别:民国前以花轿接亲,新中国成立初期步行迎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自行车迎亲,还有的坐大巴,90年代后开始有以小车迎亲。有雷歌“祖母坐轿哭着嫁,妈唱嗨啦到爸家,姐坐凤凰哥来接,我坐奔驰真快也”,反映了迎亲风俗的时代变化。迎亲的过程,新娘不得下车,以致以前坐轿的新娘,碰上路途远憋不住时,有的新娘尿湿了裤子,新娘怕过不了这一关,出家那天不敢吃东西。

哭嫁:哭嫁是雷州半岛婚嫁民俗的一绝。旧时农村的女子多包办婚姻,没有自由,嫁人之后,命运难料,面对旧势力又无力摆脱,便用“哭”来诉苦和反抗,久而久之,成了婚嫁的一种习俗,世代相传。出嫁前一天,姐妹、女伴都来“送嫁”。夜晚聚集闺房行“哭嫁”礼,传授婚育知识。哭嫁时有特定的调子,有一定的内容。腔调抑扬顿挫、委婉动人。内容主要是倾诉父母恩、姐妹情、离别愁等等,如泣如诉,别有一番情致。过去哭嫁在雷州半岛农村很盛行,不过婚姻自由之后便少了甚至消失。与此同时,留下来的“哭嫁歌”充满格式和韵律美,逐渐发展成雷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5)

哭嫁

忌回头:在出嫁路上,出嫁女不准回头看,有种说法是新娘如果回头看,未来生的子女会长得像娘家人。

送亲:女儿出嫁日,家长会邀请村里姐妹10人至20人当“送嫁姨”,护送新娘到夫婿家完婚。以前因为交通不便,“送嫁姨”通常会在村里留宿,但男方家房间有限,所以只能安排到村里各户人家暂住一晚。现在交通十分方便,送亲队伍一般是早上出发,吃完喜酒后,于当天下午返回。

迎亲:迎亲是婚礼重要的一环。旧例不少新娘出嫁当夜,要“坐夜”不睡,等候迎娶,零时到上午11时是合适的出门时辰。旧时代的新娘出门,双脚不得到地,由姐妹们搀扶,一路铺上草席,直到轿门(意思是不准带走娘家泥土,否则对娘家不利),新娘上轿之后,轿夫关好轿门,由女方长辈贴上封条。此时,轿里新娘又有“踢轿门”风俗,一般踢三次,一边踢一边哭嫁,哭嫁内容与待嫁之夜相差不远。然后,轿夫抬起花轿进退三次,再由两个十二三岁儿童扶轿相送。送嫁队伍还有陪娘、抬箱、抬箦、担罗伞的人佚以及吹打手等,锣鼓唢呐声响彻云天,一路热闹。儿童送到村口,便与新娘交换纸扇回家。于是,送嫁队伍伴随新娘直抵夫家。途中,若是遇上过河,轿夫要提醒新娘投下钱银,作为河钱。现在迎亲队伍经过路口放鞭炮,过桥扔硬币就是这种风俗的遗风。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6)

打扇头

打扇头:花轿临门,新郎先向轿门行一个礼,然后亲手揭开封条,由婶嫂二人搀扶新娘下轿,姗姗步到门前。此时,新郎站于大门一侧高凳上,用摺好纸扇敲打新娘头顶三下,俗称“打扇头”。打扇头的意义各地传说不一,有的说是图吉利:“一打多儿孙,二打孝高堂,三打兴六畜”。有的说是女人要讲三从四德,新娘初入门,先要给她一个“出嫁从夫”的下马威,以免今后回过头来欺负丈夫。不过现在“打扇头”的风俗几乎消失了。

谒祖:雷州有些地方的新郎和新娘进村后的第一件事是要经过村里的土地庙并拜谒,然后再到家庙行“谒祖”礼,跪拜天地、祖先。有些地方的新郎新娘则是在婚后第二天再谒祖。

打白虎:在娶亲那天,人们担心“日子”犯着“白虎”,害怕新郎新娘被“白虎”拆散,因而要赶打“白虎”(意为驱走白虎),也有一种说法是担心新娘未来怀的是“白虎”,生不了孩子,故要赶走。打“白虎”是将几块肥肉在簸箕上,让一位长辈一只手托着簸箕,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大门口站着,有的地方则是用细绳挂起肉和饼,当新郎新娘进大门前,饰白虎者上前抢肉,此时赶白虎者即用小木棍赶打“白虎”。

爬高:雷州话俗称“交树”,家中有兄弟姐妹,若因其他原因哥哥无法娶进嫂子,但妹妹不得不出嫁或弟弟不得不娶亲,则在妹妹或弟弟大喜的当天,当哥哥的得去“爬高”,说是爬得越高,以后将会碰上桃花运。现在虽然不用爬高,但哥哥在弟弟的新娘进门时要回避,而新郎和新娘须给尚未婚娶的兄姐“交树钱”。

过门坎:到了新郎家附近,新娘帽由两名牵娘挽出花轿(现多为轿车),走向新郎家的中堂门,跨过门槛。一跨而进即大吉大利,若踏中门槛,日后会给夫家招灾惹祸。

踏脚:是在新娘进门后,家婆为了宣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避免以后被媳妇欺负,上前用脚踩新娘的脚,为的是给对新娘下马威,踩得重新娘日后才听家婆的话。现在这种习俗比较少见,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地踩一下。

松腰:出嫁前,女子的腰上会用红线绑上铜钱,有“大袁头”的则放在红包里系上,现在没有“大袁头”的则往红包里放硬币。待新娘进入新房,家婆再给新娘解下,这叫“松腰”。

请槟榔:进门后,新郎、新娘端槟榔盒,先请双亲,后请其长辈吃槟榔,其他同辈或晚辈都不能吃。长辈吃槟榔时,须给“槟榔钱”压彩,以示对新人婚姻的祝福。吃槟榔也是新娘正式成为家中一员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请糖水”的习俗,这个只要是请自家人喝,说是喝了糖水心变甜。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7)

摆酒

摆酒:雷州人把婚宴称“摆酒”,是婚礼的重头戏,雷州话叫“做西”(雷州话音),喝喜酒叫“吃西”(雷州话音)。过去农村摆结婚酒,是用寄声的方式传递信息,现在通常发请帖通知,并用个红袋装好喜糖喜饼一并送去,请帖送不到的则打电话。在婚宴前,新郎家要与村里或隔壁村厨技好的“民间厨师”一起商量,算计需要菜料,提前购买备货,赊借盘碗桌椅,吉日良辰的喜庆日子,不但自己要亲自动手,还要麻烦数十名兄弟婶嫂过来帮忙,喜宴散席后要清洗盘碗、送还桌椅等,前前后后忙得不可开交,场面十分热闹喜庆。不过现在一些家庭为了省时少事,不再自己忙里忙外亲手烧火炒菜做饭,而是请来家宴厨师备料掌勺,全部附带饭桌椅子、筷碗盘碟等酒席必备用品,把自己从厨房灶台里解放出来,专心接待招呼亲戚客人,还有一些主家干脆直接在酒店或大排档“摆酒”。

农村的宴席大多在屋旁的空地或树下摆开,时近中午,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意味着婚宴开始了,客人便入席喝酒吃饭,城市人摆酒大多是在晚上,因为现代“上班族”在下班后才有时间。至于婚宴上的菜,以前大多是萝卜、葛薯、米粉、面条、黄豆、咸鱼、猪肉等加工的低档菜肴,鸡、鸭、鹅肉极少,那时这些家禽农家买不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结婚摆宴也变得讲究起来,通常有14菜加2汤,汤是一咸一甜,而鸡、鸭、鹅、羊、海鲜等美味佳肴自然少不了,其中的“雷州三丝”、“八宝饭”是婚宴上必不可少的菜式。婚宴的菜越来越丰富,而赴宴的“利是”款也越来越多,通常是50-200元之间,富裕者或关系好的甚至四位数、五位数,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价饭票”。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8)

洞房

打外茶:又称闹洞房,是雷州人旧时婚礼中的一种习俗。新婚之夜,新郎家请八音班演奏喜乐,营造欢乐气氛,仪式开始:首先,新娘在闹洞房者的簇拥中由“送嫁姨”(送亲队代表)牵引着,围绕着摆满糖果与熟鸡的八仙桌转,与新郎方的好命大嫂行对面礼(又称“牛踏稻礼”,因为新娘绕着八仙桌转像农村中牛绕着谷场踏稻)。然后,由新郎的同窗或好友唱“土歌”(即雷歌),对新人打趣逗乐,有的现编一些影射新郎新娘的歌谣,或说些有关情爱的“黄段子”,让新郎新娘羞愧,难以应对。待闹到尽兴,新人行礼道谢,仪式结束。

“打外茶”歌是流传在雷州半岛的“闹洞房”歌,计有200首。闹洞房者大多谙熟歌词,可临时即兴演唱。以前“打外茶”的形式颇似“单出仔雷剧”(即短雷剧)表演,人物角色比较丰富。现在形式简单了许多,有的人家只是请村里会唱“打外茶”歌的老人过来唱几首就好。有的地方还在厅堂摆上一只鸡,而鸡头则是其中的重点,在唱完“打外茶”歌之后,众人上去抢鸡头,然后新娘再用红包赎回鸡头。因为鸡头的寓意是生一个男孩,赎回鸡头是为圆新娘一个生男孩的愿望。

婚后礼俗

谒祖:有些地方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到家庙行“谒祖”礼,跪拜天地、祖先。

回路:婚后三日,新娘回娘家,称“回路”,也叫“归宁”。在归宁当天,娘家人先早早把东西送到新郎家,里面装有一对长衬衫、一对镜子、一对梳子、一对红线、一包锋针、一对红拖鞋及一对毛油,然后在新郎家吃过早饭后,再和新郎新娘一起“回路”。回娘家得备办一些糖果为礼物,不能空手。女家会把部分礼物分送亲朋邻里,表示女儿已出嫁,在婆家一切顺利。当天下午日落前,新娘必须返回夫婿家,一说是如此比较容易生男孩。

送年:新婚当年的腊月二十六左右,女方的家人和亲戚需置办一些礼物到男家走亲戚,意为“看年”,通过这种的习俗来确认女方的亲戚和男方家建立了亲情关系,也叫做“认亲戚”,以后彼此就可以常来往。

做尼官:婚后第一年初二,女婿备办新年粑(叶搭饼等)、阉鸡等礼物,到岳父岳母认亲,俗称“做尼官(郎官)”。尼官带来的喜饼叫“尼官饼”,它的饼皮要软要甜,馅子要塞得饱满,个子要大要匀,油水要足,这样,岳父岳母给村里近邻分发“尼官饼”时,才能博得称赞,才算体面。这时,岳父岳母也得备酒宴招待,称“待尼官”。是日习俗,夫婿不宜给任何人派红包,而岳父岳母则必须给女儿女婿派红包,以示祝福。在旧社会,“戏新郎”渐成一种习俗,文雅的不文雅的戏弄,都使新郎视拜年为畏途。比如有问新郎多少岁的,却问“尼官贵庚?”有的新郎误以为是问耕多少亩田,答道“田没多,耕三、四亩”(耕与庚同音)。有人在傍提示说“人是问你活多年岁?”谁知新郎又误以为是问过年买了多少年货,因而答道“年货都用完了。”(雷州话“年岁”与“年货”同音)。这种情况虽属个别,但新郎于拜年之前要先学习点礼节和常识,以免出丑,却是普通的现象。旧时,小村小户人家不敢与大村大户人家攀亲,其中一条就是怕拜年关不好过。

住外家:20世纪70年代前,新婚女子有“住外家”的习俗。有些女子连续住娘家数年,只是逢年过节或生孩子才回夫家小住。这一古代习俗,对保护早婚妇女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一些地方,新娘婚后会回娘家住上几日就是“住外家”的遗风,意指不忘父母恩。

湛江结婚回门的习俗 湛江人结婚的仪式和习俗有哪些(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雷州民俗文化包括雷州传统婚俗文化正面临着不断消亡的危险。雷州传统婚俗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需要我们在研究继承及弘扬过程中以科学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以上,我们以寻觅历史履痕的眼光,踏访文明流芳的梦想,整理并展现了雷州传统婚俗文化,以实现理性认识并合理利用保护发展雷州婚俗文化的目的。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