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高原高品质 青货出青海西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
2024-06-23 22:44  浏览:24

牢记嘱托,西宁对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目标任务,扛牢省会责任担当,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积极融入全省输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如今的西宁,百亩规模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千亩级的大型生产基地以及万亩级别的示范基地如同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市级及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宛如繁星点点,璀璨夺目;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的认证数量持续攀升;科技创新、集散交易、精深加工、质量标准等功能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路走来,西宁以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以“实现好、呈现好高原高品质”为目标,以建强用好四个功能中心和若干单品中心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服务保障全省的首位作用,蹚出了一条条更好地让“青货出青”,与内地的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双向互通的可行之路。 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闪耀市场 4月10日,位于香港尖沙咀山林道1号、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西宁城市生活馆里人头攒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吸引了香港市民选购。 这正是我市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走深走实的过程中,市委常委会“每月一地”专项调度、系统部署,同时,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推进,9个专班协同落实。 在市委谋划指导、政府统筹推进、县区部门跟进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下,一个个重点项目纷纷落地—— 大通县的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湟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则进一步提升了高原冷凉蔬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此外,依托国家高原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牦牛技术创新中心,西宁还立项实施了多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助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和乳制品市场竞争力。而标志性项目的实施,更是让西宁现代农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冷凉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特色加工业产业集群、高原冷凉蔬菜重大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的谋划推进,不仅提升了西宁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特别是年产10万片医用牛心包膜加工及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推广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全省牦牛副产品高值化医用的空白,为西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品牌新名片 如今,西宁的农畜产品领域正掀起一股“跑动招商”的热潮。2023年以来,我市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政策项目,成功争取落实资金高达12.9亿元,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上,西宁市勇闯新路,试点城市的建设已进入答辩环节,预示着西宁的农畜产品将更加便捷地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为西宁开通了评估认证气候好产品的绿色通道,申报“青藏高原(西宁)国家冷凉蔬菜种植区”国字头区域品牌,甄选草莓、食用菌、牦牛等4个明星单品及茼蒿、马牙蚕豆申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冠名“区域气候品质认证”,推动西宁冷凉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西宁市加强与香港等地区的合作,通过成立港商注册公司、建设供港澳农畜产品加工前置仓等措施,实现了西宁特色优势产品的常态化供港。此外,西宁市还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一站式特色农畜产品展销推介体验中心,建立助农电商人才孵化基地,推动农畜产品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拓宽绿色有机农畜市场之路 “累计打造百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210个……”“全市现有牦牛存栏29.77万头”“现有草莓种植基地20个”“培育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20个”。 走进西宁的蔬菜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全年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优质种苗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市场,为市民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此同时,西宁的牦牛养殖业也蓬勃发展。全市牦牛存栏量持续增长,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们共同努力,实现了草畜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在草莓的世界里,西宁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魅力。草莓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更是让草莓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新品种的引进和优质生产苗的输出,让西宁草莓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如今,西宁的食用菌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1月至5月,产量已达到约1300吨,产值高达1600万元,同比增长了5.3%,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西宁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的见证。 西宁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未来,西宁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西宁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 悠然)

以上就是高原高品质 青货出青海西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