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中国风电出海乘风破浪 风电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
2024-05-09 20:21  浏览:54

 继电动汽车之后,有的国家又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对准中国风电。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应用级风电塔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大力开发风电,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美国的贸易保护行为,既不利于全球风电产业健康发展,也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下,推动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在全球范围内,高水平开发风电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路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提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22年的3倍,以符合《巴黎协定》1.5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权威情景预测,为达成该目标,要将全球风电年度新增装机容量从2023年的1.2亿千瓦增至2030年的至少3.2亿千瓦。

风电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给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带来新考验。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目前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产能依然不足。如果新的投资无法及时跟上,预计从2026年起,除中国外,全球大部分区域都将面临风电供应链与海上配套设施短缺风险。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欧洲希望实现大规模风电扩张,但西方供应商因为价格和供货速度等原因,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受制于人口规模和技术水平,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满足国内风电装备需求。因而迫切需要新的投资和区域合作,建立更加多样化、富有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风电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多年来,依靠规模化开发和技术创新,打造了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所产风电机组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铸锻件和关键零部件产量占据全球市场的70%以上。在有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极具技术、质量、价格优势的风电产品组合,带动全球风电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帮助各国加快风电开发步伐。

以越南为例,2020年后该国出现电力短缺,开始从中国进口风电机组。截至2022年,越南已累计进口中国风电机组278.1万千瓦。以折算满发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计算,这些机组一年可生产83.43亿千瓦时电力,为越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度国际化的中国风电产业链,还是中西方合作双赢的典范。除了自身努力,中国风电产业的成长,很大程度得益于欧洲的产品、经验和资金支持。同时,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支持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中国风电发展。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外资企业接近三分之一,涵盖风电产业链的方方面面。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为外资企业成长提供了大量市场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在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紧密交织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破坏产业发展,延迟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各国风电行业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提升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更好满足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风电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源于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工业基础。一方面,规模对制造业成本影响显著,在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后的近20年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增长了1000倍,连续13年领跑全球。强大的规模效应摊薄了风电产业研发、固定投资、物流、市场开发、原材料采购等成本,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风电市场由大向强转变。另一方面,以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基础,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完善的风电产业体系,实现上下游紧密配合、高效协同,进一步降低了设备价格,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接二连三的贸易摩擦也提醒我们,中国风电出海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风电企业要苦练内功、破浪前行。与中国光伏产业主导全球市场不同,2023年中国品牌风电机组出口量仅为470万千瓦,不足中国风电产能的5%,出海之路还很漫长。在“走出去”的关键时期,如果出现一次较大的风机事故就有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风电企业必须用高质量、高技术、低成本的产品树立良好形象,建立信任纽带,共同营造风电出海的优良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以上就是中国风电出海乘风破浪 风电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