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害虫
农业防治:a.种植抗病品种,特别是具慢(耐)性品种。在常发重病地区,对品种的抗性要求要高一些,在一般发病区可低一些;b.根据品种特性和麦田肥力水平合理密植;c.采用正确的栽培措施可减轻发病。例如,施肥要合理,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在自生麦苗能越夏的地区,应在小麦秋播前尽量清除田间和场院等处的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 [7]
折叠储藏方法①热入仓密保管。
在盛夏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oC左右,延续两小时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散堆压盖,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0oC以上持续10天左右,日晒中未死的害虫全部,根据情况,可以继续密闭,也可转为通风。
②低温冷冻。
利用冬季低温时,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oC上下,而后趁冷密闭,对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但低温密闭的麦堆,要严防温暖气流的接触,以免麦堆表层结露。
小麦的制粉品质与籽粒硬度密切相关。小麦硬度的变化可使小麦制粉流程中各系统的在制品数量和质量、各设备工作效率、面粉出率和面粉质量、加工动力消耗等产生很大变化。硬质麦胚乳中淀粉粒与蛋白质基质密结,硬质小麦胚乳粒(渣)在心磨系统中较困难被研细而达到粒度要求,研磨耗能较多,但其胚乳易与麸皮分离,出粉率高,小麦麸星少、色泽好、灰分低,而且压碎时大多沿着胚乳细胞壁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细胞内含物,形成颗粒较大、形状较规整的粗粉,流动性好,便于筛理;软质麦则相反,小麦粉颗粒小而不规则,表面粗糙,粒度分布小且有较多的小粒存在,软麦粉及其制粉中间物料较为蓬松,密实度小,流动性差,容易造成粉路堵塞,筛理效率也较差,综合表现为加工软麦时总出粉率下降,产量降低,总动耗增加,操作管理难度增大。小麦制粉流程和相应的设备技术参数通常是根据待加工的原料小麦硬度范围确定的,确定的制粉工艺流程对原料小麦的硬度变化适应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预先测定原料小麦的硬度,对于及时调整制粉工艺流程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确定配麦方案、保持流程的物料平衡和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新的小麦与接轨,有利于促进小麦生产和贸易发展。新标准在分析中国小麦质量调查检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小麦硬度分类评价体系。国家粮食局组织对2006年和2007年采集的覆盖8个小麦主产省份的3500余份小麦样品进行了系统检验,在取得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经各有关方面、各小麦主产省份和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讨论协商,确定硬度指数大于等于60为硬麦,小于等于45为软麦,介于其间的为混合麦。总体来看,这将促进小麦生产和贸易发展,积极与接轨。
新的小麦有利于引导小麦生产和定价,促进中国小麦品质进一步优化。据介绍,与小麦生产、出口大国美准相比,中准中硬度指数60对应于美国的"中硬麦",属于美国硬麦分类的下限。从近几年中国进口小麦检验数据看,美国和加拿大硬麦的硬度指数为70~75,澳大利亚硬麦的硬度指数为65~70,法国小麦硬度指数在60左右。近年来,中国小麦硬度指数超过70的比重也在逐步升高,新标准的实施将便于中国小麦与进口小麦的品质比较,对于促进中国小麦品质进一步优化,引导中国小麦的生产和合理定价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