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悬臂采用的检测技术
悬臂空间位置反馈通常都是采用行走、旋转、俯仰三个旋转编码器的数值计算得出的,对悬臂的空间位置计算过程非常复杂,该计算过程需要结合行走、俯仰、旋转三个编码器的数值进行空间建模,而这三个编码器都有不同程度的误差,这就容易造成累积误差,故悬臂空间坐标的准确性不高。这几种检测位置的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1)人眼定位受制于眼睛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环境影响比较大,作业时间长。
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法
本方案需要在现场安装GNSS露天移动设备实时姿态测量系统,即中控室楼顶合适位置安装基准站,在悬臂中部和前端安装GNSS天线。实时检测各堆取料机位置、悬臂俯仰角、悬臂旋转角数据,同时把各堆取料机实时数据传送到控制系统的主站PLC。为料场堆取料机无人化操作提供基础数据。基准站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在任意位置,在本系统中,选取中控室安装一台基准站,每台堆取料机上安装两台流动站,分别安装在大机回转中心点和大臂头部中心点处,流动站安装位置。
堆取料作业过程中,在一个堆场中经常需要使用多个堆取料机进行作业。 避免空间碰撞事故。在一个堆场中可能有多个堆取料机,沿着行走轨道进行行走作业,在行走过程中,多个堆取料机的大臂之间有可能会发生碰撞。
目前国内没有有效来提前预知堆取料机之间是否将要发生碰撞,堆取料机空间防碰撞是堆取料作业过程中的难题。具体来说,现有的防碰撞方法中需要结合堆取料机的行走数据,而现有的方法获取的堆取料机的行走数据经常不准,由于堆取料机的行走距离很长,都在1500m以上,而用于获取堆取料机的行走数据的行走编码器都安装在行走轮上,堆取料机的行走轨道与堆取料机的行走轮之间的摩擦力不均,一旦堆取料机的行走轮出现打滑现象,行走数据就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长时间累积会造成误差越来越大,即使通过行走点校正对编码器进行修正,但不准确因素仍无法克服。目前国内没有有效来提前预知堆取料机之间是否将要发生碰撞,堆取料机空间防碰撞是堆取料作业过程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