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UR机器人符合合作型机器人的ISO标准,一旦人与机器手臂接触,UR机器人就自动停止工作。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靠性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quan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工业机器人编程方式:
(1)物理设置编程系统。由操作者设置固定的限位开关,实现起动,停车的程序操作,只能用于简单的拾起和放置作业。
(2)在线编程。通过人的示教来完成操作信息的记忆过程编程方式,包括直接示教(即手把手示教)模拟示教和示教盒示教。
(3)离线编程。不对实际作业的机器人直接示教,而是脱离实际作业环境,生成示教程序,通过使用高ji机器人,编程语言,远程式离线生成机器人作业轨迹。
工业机器人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未来,中国的机器人研发更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现在台达等国产品牌已经掌握;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与国外品牌还有差距。
2015年中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23.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占比15%,约3.5亿元。这类机器人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确认零件尺寸是否在允许的公差内,或者控制零件按质量进行分类。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2017年的控制器市场可达到31亿元。未来控制器的机会在于标准化和开放性。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封闭构造,带来开放性差、软件独立性差、容错性差、扩展性差、缺乏网络功能等缺点,已不能适应智能化和柔性化要求。开发标准化、开放化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一个发展方向。
发展历史
1913年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品种民用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191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1915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