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球化率,对原来的球化和孕育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主要措施是:增大球化剂和孕育剂加入量、净化铁液、脱硫处理等。球化率仍然采用25 mm的单铸楔形试块进行检测,具体方案如下:
(1)分析原工艺球化率偏低的原因,曾认为是球化剂用量较少,故将球化剂加入量由1.3%~1.4%增加到1.7%,但球化率并未达到要求。
(2)另一种猜测是认为球化率偏低可能是由于孕育不良,因而试验加大孕育剂量,由0.7%~0.9%增加到1.1%,球化率亦未达到要求。
(3)继续分析认为铁液夹杂较多、球化干扰元素偏高等可能是造成球化率偏低的原因,因而对铁液进行高温净化,高温净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 500±10℃,但其球化率仍未突破90%。
化学成分测试:
合格的球化剂不仅外形致密、无夹杂,而且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均匀性也很好。
除了对球化剂中稀土、镁、硅、钙等元素的常规分析外,合金中MgO的分析常被制造商和用户忽视。终认为镁是主要的球化元素,此外某些情况下镧、钙、钇也能用作辅助的球化元素。这也与缺乏统一的MgO分析标准有关。对同一种合金,不同厂家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合金成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合金制造商和铸造用户达到统一的验收分析标准来共同遵守。
球化剂是一种用于铸造工艺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金属液的球状或近球状结晶。这种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铸铁、铸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铸造过程中,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球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球化元素如镁、稀土等,以及一些辅助元素如钙、硅、硫等。这些成分的作用是促进金属液的球化、细化晶粒、改善机械性能等。
球化剂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善金属液的结晶形态和流动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使用时需要考虑金属种类、铸造工艺条件、球化剂成分和用量等因素,并注意安全使用和储存。
不同铸造工艺条件对球化剂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铁液纯净度:铁液中的杂质元素如硫、氧等会与球化剂发生反应,影响球化效果。因此,需要保证铁液的纯净度,以获得更好的球化效果。
球化剂用量:球化剂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球化效果的好坏。过量使用球化剂会导致球化剂残渣增多、铸件质量下降等问题;而球化剂用量不足则会导致球化效果不明显,也会影响铸件质量。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球化剂用量。
不同铸造工艺条件对球化剂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在选择和使用球化剂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口设计、合金成分、铁液纯净度和球化剂用量等,以确保获得球化效果和铸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