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手术室是采取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达到一定细菌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手术室。
洁净手术部是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组成的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洁净手术部应用空气洁净技术,通过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终达到控制微粒污染,保证手术生命安全的目的。
空气洁净技术是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微环境的有效手段。
洁净区内手术室宜相对集中布置。Ⅱ级洁净手术室应处于干扰小的区域。
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洁净区走廊应在手术室前单走廊、手术室前后双走廊、纵横多走廊、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等形式;应符合洁净手术部卫生学要求,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手术室围护结构的设计方式,限度地利用建筑面积。
负压手术室和手术室在出入口处都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负压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
更衣区的淋浴和卫生间应相对封闭,并不应设于更衣室后部。
当人、物用电梯设在洁净区,电梯井与非洁净区相通,电梯出口处必须设缓冲室。
在通道上不应设空气吹淋室。
换车间内非洁净和洁净两区宜分别设存车区;洁车所在区域应属于洁净区,并应作为缓冲室。
医院要高度重视医院管理工作,成立三级监控网络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加强相关、重点环节的督导检查。
手术室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的医院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计划、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对工作人员进院知识培训考核评价、定期监测并完成登记上报工作。医院管理科每周不定期入手术室进行监督指导,每月检查 1 次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及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情况,每季度进行 1 次微生物学监测,收料并及时分析、反馈结果,帮助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手术室的保洁工作直接影响着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然而保洁人员大多由社会保洁公司直接管理,缺乏正规的岗前培训和岗位管理,且多为中老年女性,就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医院应建立由医院管理科、护理部监管的保洁员管理体系,加强保洁员医院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3个学时。
建立健全各项保洁员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制定培训手册、质量考核标准,对新上岗的保洁员先进行 2 周的岗前培训,以后每月至少培训1 次,同时做好记录、考核、评价。加强保洁工作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陷,每月召开工人会,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持续改进,必要时与保洁公司联系,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