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工业机器人按照输入信号方式可分为编程输入型机器人和示教输入型机器人。按运动坐标形式可分为关节式机器、圆柱坐标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和SCARA(平面关节型)机器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驱动机器人、气压驱动机器人和电气驱动机器人。
由于机器人结构控制上的复杂性,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员工需要培训才能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安全事故。相比之下,对于一些简单的工序,由人工来完成会方便很多。
自主的意识判断和带有情感的创造性是人类的显著特点,也是人类至今还牢牢将机器人控制在手里的原因。在工业上,工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分析问题,可以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而机器人按照特定的程序“思考”,一旦环境突变,还有可能造成机器瘫痪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在一些需要加入艺术成分的工业和产品设计上,机器人更加难以达到人类的水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阶段,这样标志着我国工业自动化走向了新的里程碑。按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过程其可分为三代:初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初代机器人使用示教盒在线示教编程,并保存示教信息。当机器人自动运行时,由运动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存储的示教程序,使机器人实现预定动作。第二代是离线编程机器人,该机器人编程系统是采用离线式计算机实体模型技术,首先建立起机器人及其工作环境的实体模型,再采用实际的正逆解算法,通过对实体模型的控制和操作。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它除了具有代和第二代的特点以外可带有各种传感器,这类机器人对外界环境不但具有感觉能力,而且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等。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协作机器人学的研究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从当初的柔性上、下料装置正在成为高度柔性和可重组的装配、制造和加工系统中的生产设备。在这样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是作为一个群体工作的,不论每个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起什么作用,它总是作为系统中的一员而存在。因此要从组成敏捷制造生产系统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 发展。而面向先进制造环境的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和机器人加工系统中,不仅有多机器人的集成,还有机器人与生产线、周边设备、生产管理系统以及人的集成。因此以系统的观点来发展新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工作要做。